开栏语
碧水丹山,孕育奇茗。
武夷岩茶,以其独特的“岩骨花香”引得无数爱茶人竞折腰,也令无数制茶人不惜用一生的长度去追逐、成就它的文化厚度。
传承,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,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。
他们,是一群有手艺、有思想、有梦想的青年。
或生于制茶世家,或因爱茶半路出家。尽管出身不同,却殊途同归:传承古老技艺,追求精益求精。
早在2010年,《茶道》杂志就曾关注过武夷“茶二代”。那时,岩茶刚在茶市崭露头角,而他们还很青涩,甚至有点稚嫩。
如今,11年过去,岩茶风起云涌,他们风华正茂,渐成“气候”,有些还是“少掌门”。
也许,他们很平凡,却拒绝平庸,更拒绝“躺平”。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,不停奔跑,不断超越。
他们,是岩茶新势力,也是奔涌的“后浪”。
人物名片:吴在旺,1980年生,武夷山青狮岩茶和瑞庄茶业总经理
品 牌:青狮岩茶、瑞庄茶业
代 表 作:“瑞庄·首座峰”“瑞庄·少数主”和“瑞庄·五九”系列
“传承,是最好的创新。”
——吴在旺
比起吴在旺的大名,武夷山的茶人们更爱亲切地呼他“马仔”,因早年活跃在三醉斋论坛以此名发帖而“喜提”绰号,随着茶龄增长,茶友戏称“马老师”,为人热情谦和。在制茶工艺方面,他坚守传统,是个不折不扣的“守旧派”,但在产品的推陈出新上,又有自己独特的思维。
百年茶号开启新征程
吴在旺所经营的青狮岩茶厂,创办于一个传统的茶农世家,前身是祖上先辈吴瑞庄在民国期间创办的青狮岩茶行,到吴在旺已是历传嫡系五代。从民国时期武夷山茶厂情况表(民国30年调查)中可见青狮茶厂的产茶记录。
在赚工分的年代,青狮岩茶厂曾收为国有。生产队制茶流水线上,各个工艺环节都有各司其职的师傅把控,吴在旺的爷爷吴森定,在那时就是天心村有名的焙茶大师傅。后来,吴森定收了八个徒弟,其中一位,是吴在旺的父亲,家族第四代传人吴煊海。
1982年后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90年代初,青狮茶厂又回到吴煊海手上经营。
2002年,武夷山青狮岩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,旗下拥有祖传武夷山风景区内核心产区茶园70余亩,更有着青狮岩茶有限公司、青狮岩茶厂和青狮岩茶叶研究所三家茶厂,是岩茶核心天心村重要的茶叶加工企业。
2003年,吴在旺大学毕业,怀着对武夷岩茶的热爱,返乡创业当“茶农”,学习巩固祖辈们的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。
一次偶然机会,吴在旺偶然在一份香港文献中读到“瑞庄”茶号,彼时茶叶销往香港、东南亚等地不足为奇,吴在旺为延续家族精神,于2010年注册了武夷山瑞庄茶业有限公司,复兴百年茶号,开启新的征程。
百家茶浸染大胸襟
喝百家茶长大的吴在旺,自小就零距离接触武夷山的制茶大师。中学时期,他利用课余时间到茶厂帮忙,自然耳濡目染,熟悉了制茶技艺的各种工序。这些制茶大师,有自己的父亲,也有高价聘请的师傅,在他们的圈子里混迹,听他们边喝茶边探讨如何精益求精做好一泡茶,才明白茶是很深奥的。
“所以,我从不会说一泡茶不好喝,而是去探讨它的特色和优点。”在吴在旺心里,茶叶没有高低贵贱,他深知一泡茶的来之不易,“作为茶人,只有不断去用心感受,用心做好喝的茶”。
喝百家茶,学百家艺,让吴在旺拥有包容广阔的胸襟。熟悉他的人,都知道他随和好客,风趣幽默。他说:“在茶桌上,人人平等。”在他眼中,自家的茶也是平等的,好茶不问山头,甚至可以自立山头。
于是,每年他都会对青狮岩各生产基地的岩茶进行严格审评,选出了他最满意的当家茶,定义为“首座峰”。“不论家里有什么山头,我们只要踏实地做茶,经营好它,就会峰峰出好茶!”这座峰,更是新生代茶人要攀登的峰。
“两个巴掌”有个性
吴在旺出品的茶叶凭借过硬的手工传统制茶技艺,品质自不必说,忠实客户就是欣赏他对传统碳焙的坚持。据吴在旺介绍,凡师承青狮岩制茶技艺的茶人,都有一个祖传特色——用平焙筛焙茶。而95%的武夷山制茶师傅都在用凸焙筛焙茶,因为凸焙筛耐用,对炭火温度把控的容错率高。
平时注重练“内功”的吴在旺,对岩茶有一番自己的演绎:“岩茶手工技艺起于自然,完善于总结提高。它源于民间,所以它的工序叫法不但口语化,而且形象。如倒青、走水、炒青、簸茶、拣茶、焙茶、筛分、归堆等。使用的工具大都是竹、木制成的,达30多种。使用热能也是木炭和柴薪,都是天然之物。所以说这工艺和工具是武夷山先民原创的,是实践的总结,它有很高的价值。”
武夷茶的价值提升,使越来越多茶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提高产量,可吴在旺却摇摇头说:“我不用机械焙茶。”
在他看来,越遵循古法的工艺,茶的口感与质量也就越接近传统的本味。“就像有人喜欢吃古法豆腐,有人也爱吃工厂流水线做的豆腐,营养价值一样,只是口感不同,个人选择不同而已。” 坚持传统制作技艺,保持个性化发展,就是吴在旺作为新生代茶人的发展之道。
茶道传媒,岩茶新势力·武夷琅琊榜 | 吴在旺:踏实做茶,才会“峰峰出好茶”! #岩茶新势力 #武夷琅琊榜 #岩茶视频号
来源: 茶道传媒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